首页 > 学子风采 > 毕业生

在校生

毕业生

首页 > 学子风采 > 毕业生

李壮

  2021-06-10 11:00:19    

个人简介:

  李壮,男,中共党员,2015级测绘工程专业毕业生。曾担任学生会主席、专业大班长。本科期间曾获得河海大学文天学院优秀学生干部、校二等奖学金、国家励志奖学金、安徽省品学兼优毕业生。2019年被山东科技大学录取为硕士研究生。

  当辅导员老师联系到我时,我是诧异的。因为自己在我们专业考研成功的人中,成绩不是很出色,考取的学校也不是最好的。在这里,没有华丽的辞藻修饰,只是已经毕业的学长对大学、考研的一些看法和感受。

  第一道选择题:大学,我该怎么度过?

  时间回到五年前的大一,第一次踏进大学校园的大门的我对一切充满了新鲜感和好奇,每天都不知所谓地忙着,参加学生会、竞选班委,想要自己“闯出一份天地”。对于自己的学习成绩,完全抱着及格就行的态度,最终学期末我就收到一份不怎么好看的成绩单。进入大二,专业课程开始增加。或许是在家人的督促下,也或许是在各种奖学金、荣誉证书的“诱惑”下,我开始选择把自己的重心放到学习上,找到了自己的学习、生活、工作的平衡点,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收获:学习成绩在提升,工作也做出了一定的成绩。事实证明,学习和其他工作,只要你想去做,就一定会有成色。

  我曾经听一位老师说过,学生的本职工作就是学习。我想说,作为一名学生,不论什么时间,学习总是第一要务。自己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找到自己的平衡点。

  第二道选择题:毕业之后,我该何去何从?

  到了大三需要抉择的分岔路口,面对考公务员或事业编制、考研究生、就业创业这三条路,我其实一开始的想法并不是考研。受家人的影响,我最初的想法是考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。每天也会关注这些事情。当我看到我并不符合一些单位历年招考的最低要求时,我就开始萌生提升自己的学历水平的想法。同时,这一年里加入了更多的专业课程的学习,一些课程让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,便想要继续学下去。所以权衡利弊之后,我最终敲响了考研究生的大门。

  毕业之后何去何从,这是每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都会面临的问题,摆在每个人面前的选择不尽相同。我想说,选择自己最适合也最钟意的答案,并为之努力是最重要的。如果你决定要考研,就要抱着一条路走到底的心态,慎重决定后就要踏踏实实地学习。

  第三道选择题:选择哪所学校?

  考研是一段珍贵而漫长的旅程,你的复习准备情况直接影响着报考院校的选择。我从大三的下半学期加入了考研大军中。每天像很多人一样按照自己的计划背单词、做题,同时,我还要忙着学生会、专业班级的一些事情,慢慢地感觉自己的时间、精力会被占用一部分。但是在初试试卷面前,没有人关心我在准备考试时用了多少时间,也没有人会关心我浪费了多少时间。这期间工作、生活等其他事情在天秤的一边,考研在另一边,唯一能帮助我的就是找到平衡再坚持下去。我开始寻找自己的薄弱学科,数学题想不出来就去反复看答案的解题思路再自己重新去做,政治、专业课背了忘、忘了再背直到考试前最后一刻。报名时,我感觉自己复习的情况不是很好,最终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了有把握通过复试的学校。

  初试考场上,我觉得留在试卷上的东西不仅仅是我复习的专业知识,更多的是心理承受能力测试,测试我们是怎样坚持到了迈入考场开始答卷,测评我们怎么克服紧张焦虑发挥出正常水平。平日里准备的越充分,考场上就能越自在。考完最后一门专业课,我和同学结伴走出考场,感觉世界是轻快与美好的。

  进入复试,终于到了通关前的最后一战。复试考察的主要是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,需要我们对专业的掌握不能仅仅拘泥于课本,如何与实际应用结合才是检验你知识运用能力的标准。准备复试的时间里,要注意书本与现在新技术、科研前沿的结合,有英语要求的要注重英语口语或听力的练习。

  在考研的旅程中,最大的敌人是自己,坚持到最后是最重要的。在坚持复习的过程中,要清楚认识自身的情况,不要盲目地与其他同学攀比学习情况,保持好心态,按照自己的节奏和规律踏实走好每一步。

  大学和考研的这段旅程中我要感谢的人太多了,只能用这贫瘠的文字来表达我的谢意。感谢老师们为我答疑解惑,感谢同学、朋友们与我相互鼓励,感谢家人们一直以来的关心和支持,感谢所有地默默支持。

  如果你坚持看到了这里,我还有一句话想说 努力你所选择的,这世间你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。祝你一切顺利!

Baidu
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