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校举办辅导员心理健康专题培训
3月26日下午,我校特邀马鞍山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,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及督导师陶德刚教授,为全校辅导员开展了一场主题为 “大学生心理问题识别及高校辅导员心理成长与自我保健” 的专题培训。本次培训旨在提升辅导员队伍的心理健康工作能力,助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,同时关注辅导员自身的心理调适与职业成长。各学院党总支副书记、全体专兼职辅导员和学生工作部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本次培训。
陶德刚结合《2022 年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》,深入剖析了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。数据显示,大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,但焦虑问题较为突出,仅有54.72%的学生无焦虑风险,且学业压力、生涯规划与恋爱问题是主要压力源。此外,睡眠质量、无聊感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,睡眠质量较差的学生抑郁和焦虑风险显著增加。陶教授强调,辅导员需重点关注学生的生活方式、压力源及恋爱状态,通过早期干预降低心理风险。培训中,陶教授通过典型案例解析了抑郁障碍、双相情感障碍、社交恐惧障碍等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要点,并结合临床心理学理论,厘清了“心理健康”“心理不健康”与“心理异常”的界限,帮助辅导员科学区分学生的心理状态,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。
针对辅导员群体的职业压力,陶教授指出,75%-90%的初期内科疾病与压力相关,而辅导员工作性质特殊,需同时应对学生管理、职业发展、家庭平衡等多重挑战。培训通过压力评估互动,引导辅导员正视自身压力水平,并从生物学、社会文化、认知行为等多元视角提出应对策略。在个人层面,辅导员可以通过运动、冥想、健康饮食等方式缓解压力;在家庭与团队层面,可以通过构建亲密关系,寻求社会支持;在组织层面,学校可以依托 EAP(员工援助计划)、带薪休假等制度保障辅导员心理健康。陶教授还现场示范了“1 分钟肌肉放松法”“雨点变奏曲” 等实用技巧,帮助辅导员快速调节情绪。陶德刚强调,辅导员是学生心理健康的 “第一道防线”,其自身的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工作效能。他呼吁学校完善辅导员支持体系,通过定期培训、专业督导和政策保障,为辅导员营造可持续发展的职业环境。
本次培训内容详实、案例生动,既有理论高度又具实践价值。参训辅导员纷纷表示,将把所学知识融入日常工作,提升心理问题识别能力,同时关注自身心理保健,以更积极的状态助力学生成长成才。学校将持续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,深化辅导员队伍建设,为构建和谐校园、培育身心健康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实保障 。(学工部 供稿)
编辑:徐丰 预审:许戎 审核:汪军瑶
- 上一条皖工(文天)人的身份证——电子校友卡正式上线,快来领取!2025-03-27 14:29:58
- 下一条返回列表2025-03-27 14:29:58